……
当然,在这中秋夜,林知白的《水调歌头》,也传到了秦洲文坛。
于是不出意外的,震碎了一地的眼镜!
这首词好在哪里?
很多外行可能说不出门道,只是觉得文字很优美,很装逼,感觉上非常好。
就好像普通人听歌。
旋律听着舒服就是好歌!
不像专业人士,会各种分析这个作品好在哪。
而秦洲文人们会被震撼到无以复加,正是因为他们比普通人更加明白这首词有多绝——
不仅仅是文字的高度!
更是创作者的境界高度!
围绕中秋明月展开想象和思考,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之情,纳入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性追寻之中!
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
不知天上宫阙、今夕是何年?
简直句句经典字字珠玑,这已经是一般的写诗作词者,不敢想象的境界。
更别说《水调歌头》里的有些词句,甚至要有一定阅历和深度,反复的咀嚼很多遍,才能理解其深刻的意境!
比如那句“我欲乘风归去”。
很多人可能想不到,为什么这里偏偏要用“归”?
秦洲文人能理解这个点,也看出了这个“归”字的可怕之处,这个字在此处有画龙点睛的效果!
某种意义上。
其表达了原作者压根没把自己当做世间凡人,而是将自己形容成超脱于世的仙人。
所以他是回归仙宫。
而不是前往仙宫所在!
张狂,超凡,但精气神也在这份自负中超脱于世了!
更别说结尾最让人震撼的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,秦洲文坛所有写词的人都得跪!
于是整个秦洲文坛都“跪”了!
面对这首词,面对秦洲文坛当初和林知白的恩怨,大家不得不做出某种表态:
“呜呼!”
“林知白真乃我秦洲第一才子啊!”
“真的很难想象,当初我们秦洲文坛竟然有那么多人排斥他!”
“那些排斥林知白的人,都该自己主动退出文坛!”
“现在林先生去了齐洲,成了齐洲文坛的领军人物,是我们秦洲文坛的伤痛啊。”
“我提议,所有攻击过林先生的文坛老人,都自己封笔吧!”
“不用你提议,他们已经差不多都封笔了,不过他们应该庆幸,秦洲那次诗词会没赶上中秋节。”
“是啊。”
“如果林先生那时候就写出《水调歌头》,恐怕他们有十张嘴也无话可说了。”
很有意思。
现在的秦洲文坛,站林知白,清算和林知白作对的文坛老人,是一种政治正确。
正和周泰见面讨论某些工作的赵老太太得知此事后,叹了口气道:“秦洲的文气若分十斗,怕是九斗都养了一个林知白。”
周泰苦笑。
他知道赵老太太没有说出的下半句。
剩下的一斗文气,只养出了一群见风使舵之徒,当初不见他们敢帮林知白说话,现在倒是一个个义愤填膺起来了。
难怪林知白看不上秦洲文坛。
自己和赵老太太还是要把秦洲的文风,再好好整顿一番,不然都不好意思把林知白这尊神请回家。
……
依然秦洲。
<